订阅
美剧网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meijuyun.net 1 当文征明的《玉兰图卷》从右向左缓缓展开,不知道你是否能察觉到这位80岁吴门宗师的一丝“羞涩”。 当然,如果说感觉这种东西太过缥缈,我们可以做一道数学题来量化这种难以言说的体验(注意数一下图中有多少朵玉兰花)。 明文征明玉兰图卷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被文征明摄入图中的玉兰花一共23朵。其中13朵还只是缩成一团的花苞,剩下的10朵中又有8朵或花瓣还未完全绽开,或因角度不佳,全然看不见花蕊的。 余下的两朵呢?一朵藏在右侧枝桠的中段,但它也不过是“春光侧漏”,在白色花瓣的遮掩下,给后世观者留下惊鸿一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当胃口被吊了一整场,文征明才在末尾处留下一朵尽情绽放的玉兰花。 洁白无暇的玉兰花瓣迎着阳春三月的微风四下舒展,吐露出一簇纤细的淡紫色花蕊,为这幅长卷作了结。 2 在卷末的落款中,文征明这样解释了自己的“羞涩”。 “嘉靖已酉三月,庭中玉兰试花,芬馥可爱,戏笔写此。征明” 1549年3月,文征明做客无锡华云家中,见庭中玉兰“试花”,芳香可爱,固有此作。所谓“试花”,即拟人用法的“试着开花”,自然是将绽未绽的样子。 如此看来,所谓玉兰的羞涩,不过是出于偶然。然而如果我们捡拾明代吴门画师们关于玉兰的画作,却很容易发现一种奇怪的巧合。 明沈周写生册之玉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幅文征明老师沈周的玉兰图中,虽然不及前者画中那般含苞未放,大都依然挺着身子,疏疏落落开得好不尽兴。 玉兰又名望春花,每年早春时往往叶未长而花先发。从这点来看,沈周彼时所写,是比文征明后来所见开得更早的玉兰。 3 玉兰唐宋时称木兰,其中紫色者为辛夷。而白玉兰作为一种开时极盛的花种,时常被职业画家们作为装饰画的重要元素,一出场,往往就名唤《玉堂富贵》。 传五代徐熙玉堂富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花之白者尽多,皆有叶色相乱,此则不叶而花,与梅同致。千干万蕊,尽放一时,殊盛事也。”(李渔《闲情偶寄》) 李渔以为,玉兰花开称是春天的一大盛事,而所谓“芝兰玉树”,“芝兰”是指灵芝与兰花,“玉树”则非纯白无瑕的玉兰不可当。接着他却话锋一转:“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 “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止须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又觉腐烂可憎,较之无花,更为乏趣。群花开谢以时,谢者既谢,开者犹开,此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 “语云:‘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为玉兰主人者,常有延伫经年,不得一朝盼望者,讵非香国中绝大恨事?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赏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煞风景者至矣。噫,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 4 论对自然草木作细腻入微的刻画,北宋画院的写生能手以及清代融合西洋画法的宫廷画师们可称双璧。与二者相比,明代吴门大师疏淡的笔触称不上精细,却因融进一份温柔质朴的情愫而显得动人。 清邹一桂玉堂富贵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孤根疑自木兰堂,怪得人呼作女郎。 绕砌春风怜谢傅,一天明月梦唐昌。 冷魂未放清香浅,深院谁窥缟袂长。 漫说辛夷有瓜葛,后开应是愧秾妆。 ——文征明《咏玉兰花》 明代以来,云兰成为江南众多新建园林的必备,不仅是无锡华云,文征明家中就有玉兰堂。只是他虽也曾见过“素娥千队雪成围(文征明《玉兰花》)”的茂盛,更多时候得闻“冷魂未放清香浅”的初绽,就已甚感快慰。 如此,我们方能真正体会当80岁的文征明在华云家中得见“庭中玉兰试花,芬馥可爱”,随后“戏笔写此”的喜悦: 因为知道有些美好往往等不到灿烂,所以才会格外珍惜每一次初绽的感动。 如果接下来的某个清晨,上班途中的你正巧撞见街角的玉兰花开,不妨将脚步放慢些。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