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新华财经北京2月28日电(史可)过去的一周(2月21日至27日),俄乌冲突持续,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下,全球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但是国内债市继续走出相对独立行情。周初开始,在四大行行同步下调广州房贷利率、一线城市地产松绑的冲击下,债市跌回降息前,10年期国债利率最高触及2.85%,创去年12月21日以来收盘新高。 随后,地产松绑利空预期得以消化,债市逐步筑底回升,其中国债表现好于国开债,长端走势强于短端。分析称,接下来即将公布的2月PMI数据或成为近期债市走向的主要牵引力。 行情回顾 上周前两个交易日债市受地产松绑预期制约,市场情绪不稳抛压较重,特别是上周一午后,有新闻报道四大行将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一线城市房贷松绑,宽信用担忧下国债期货跳水,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快速拉升至2.85%,T主力合约收跌0.43%。 上周三,地产利空开始钝化,债市情绪回暖。叠加周二晚些时候国务院表示要对县域农商行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多头情绪修复。全天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4bp至2.80%,T主力合约收涨0.18%。 上周五,央行公开市场单日净投放2900亿元,现券期货走强。尾盘市场宽松预期再起,期债回吐部分涨幅。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日内下行1.5bp至2.78%,T主力合约收涨0.16%。 全周来看,国债期货价格全线小幅收跌,2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周内分别累跌0.04%、0.13%和0.08%。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20年期、30年期、5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内分别变动14.5bp、2.8bp、3.7bp、-1.4bp、2.0bp、1.7bp、1.0bp,截至上周五尾盘分别报2.10%、2.33%、2.53%、2.78%、3.18%、3.36%、3.45%。 公开市场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500亿元资金到期,央行累计进行了8100亿元逆回购,因此单周净投放资金7600亿元。本周(2月28日至3月4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8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 商业银行上周共发行同业存单6458.1亿元,发行量有所增加,前值为4694.1亿元。从期限来看,1M、3M、6M、9M、1Y品种分别发行270.9亿元、895.2亿元、830.5亿元、353.9亿元、4107.6亿元。从发行主体来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分别发行1334亿元、2835.3亿元、2289亿元。净融资方面,同业存单到期4788.4亿元,净融资1669.7亿元;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分别到期815.6亿元、1777.6亿元、2195.2亿元,净融资分别为518.4亿元、1057.7亿元、93.6亿元。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方面,国股行和中小行全部上涨。国股行1M、3M、6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2.09%、2.35%、2.43%、2.53%;中小行1M、3M、6M、1Y加权发行利率分别为2.24%、2.39%、2.48 %、2.68%。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偏紧,主要回购利率继续上涨。截至上周五收盘,DR001、DR007、DR014、DR1M分别为2.18%、2.34%、2.37%、2.20%,当周分别变动8.2bp、25.2bp、13.9bp、0bp。 回购交易方面,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量为4.89万亿元,环比减少0.41万亿元,其中隔夜为4.18万亿元,前值为4.75万亿元,7天为0.60万亿元,前值为0.43万亿元。 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共发行利率债115只,实际发行总额4623.8亿元,环比增加792.47亿元,到期2226.1亿元,净融资2397.7亿元,环比减少931.9亿元,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金债净融资分别为-1036.1亿元、2558.1亿元、875.7亿元,国债净融资额环比减少2534.4亿元。后续一级市场等待发行利率债31只,计划发行金额1697.2亿元。 要闻回顾 1、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5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定经济大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银保监会、住建部发布《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发挥各类机构优势,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国家开发银行要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银团贷款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为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券融资提供发行便利,加大债券投资力度。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4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住建部表示,2022年还是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要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这项工作是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 4、四大行21日起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其中,首套房利率从此前的LPR+100BP(5.6%)下调至LPR+80BP(5.4%),二套房利率从LPR+120BP(5.8%)下调至LPR+100BP(5.6%)。 重要数据 1、中国2月LPR报价保持不变,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均与上期持平。 2、多国公布2月PMI指数。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8.4%,前值58.7%;服务业PMI初值为55.8%,前值51.1%。德国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8.5%,前值59.8%;服务业PMI初值为56.6%,前值52.2%。法国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7.6%,创去年7月以来新高,前值55.5%;服务业PMI初值为57.9%,前值53.1%。英国2月制造业PMI为57.3%,前值57.3%;服务业PMI为60.8%,前值54.1%。日本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52.9%,前值55.4%。 3、美国1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1%,创1982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2%,创1983年以来最大涨幅,两项数据均小幅超出市场预期。此外,美国1月个人支出环比增长2.1%,为去年3月来新高,也高于市场预期的1.6%。 机构分析 中信建投:3月基本不存在流动性缺口(不考虑MLF和逆回购到期),但在稳增长的目标下,经济回暖的确定性信号尚未出现,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仍然没有结束。2月月末隔夜利率波动加大,市场短期流动性较为紧张,可能与缴税、缴准等因素有关。无论从当前经济改善的成色分析政策的逻辑还是从月末央行的实际操作来判断,均证明目前货币政策还处于宽松的窗口期,未来两个月内降准仍有较大的概率。但是3月更多稳增长表态和措施或陆续出台,预计引发市场对于宽信用预期的调整,放大利率波动,建议把握调整之后出现的债市机会。 中金固收:地缘政治风险抬升加强了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从上周境外资金流向及人民币表现看,部分境外资金有加码流入中国债券和股票市场的趋势,并对人民币形成一定支撑。展望来看,短期乃至更长远的视角层面,受益于中国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的稳定性,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和吸引力会进一步走强,进而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入会继续加码,而贸易项下则可能由于疫情期间中国率先恢复生产对全球商品份额的抢占,也会彰显一定的资金流入韧性。在避险情绪推动叠加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的背景下,中国债券收益率仍有不低的下行空间且可能超预期,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近期利率波动调整阶段可更积极些的进行买入和配置,避免踏空风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义菲商旅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