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仙剑奇侠传 关心医药行业的投资者都知道,周末华北制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弃标断供被罚的消息刷屏了。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华北制药领到了国家集采的首张罚单,在接下来的9个月不可以参加集采。 其后果是,华北制药不仅失去了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供应资格,而且可能不能参加今年年底第六批集采申报。 有业内人士做出分析:当一家医药公司被列到违规名单是极为严重的处罚,医药市场有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是在公立医院,对其来说在处罚期间丢掉了很大的市场,对公司的损伤是致命性的。 8月22日,华北制药做出回应,概括如下: 1.布洛芬胶囊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这款产品的销售收入只占2020年营收的0.0044%; 2.力争9月底前完成布洛芬缓释胶囊扩产项目的审批,扩产后预计年产能力达1亿粒; 3.公司现有产能不足,负责生产的单位重视程度又不够,导致没法正常供应; 4.由于被列入违规名单,会影响公司参与国家第六批药品集采; 但是8月23日,华北制药毫无意外的以跌停收盘,股价报收9.11元/股,市值蒸发了超过17亿,目前为止156.3亿。 公司的断供直接影响了股东的“生死”,截至到今年一季度末,华北制药的股东总数为10.52万。 相信这里面大部分的股东都是普通的散户,仅今天一天,投资华北制药的投资者人均亏损超过1.6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7379元,折算下来合8115元/月,相当于一天的亏损让人“白干”两个月。 集采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于企业来说,集采将帮助药企们加速提高市场份额,让国外厂商被迫让利或是出让市场份额,完成国产替代。 于患者来说,集采压缩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收入,围剿灰色地带,让厂商的出厂价接近于终端价格,用药的患者真正能得到实惠。 回过头来看,集采采取的是招标制度,如果企业认为没有利润可赚可以不参与投标,但是企业参与投标,中标后却又断供,不仅扰乱了市场价格,也影响了患者购买药品。 因为,当企业们觉得价格不合适都不去投票的话,药品的价格自然会相应涨价。 华北制药这次被罚,算是集采后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有观点称,集采应该把中间灰色地带的肥油给刮掉,药企本身不应该被当做绞杀的对象,当前的集采杀价过于严重,这会导致生产时原料贵、质量好的药品退出市场,将来患者花的钱可能会更多。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