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2020年,手机市场风云变幻。龙头华为在美国的接连“找茬”下,手机业务出现大幅下滑,而与此同时,小米一骑绝尘,今年第二季度市占率达17%,仅次于三星,超越苹果坐上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二的宝座。此前,小米已稳居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三的位置。 8月25日,小米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第二季度总营收877.9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82.7亿元,同比增长83.86%。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今年8月10日的年度演讲中直言,公司未来三年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第一的企业。 从出货量和过去业绩来看,小米风头正盛,“保二争一”指日可待,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司的销售成果离不开低价优势和华为的退让,当华为市场份额被完全覆盖后,小米依旧保持低价策略很可能会让公司后期盈利愈发艰难。 而“薄利多销”的背后,是小米核心技术力量的薄弱,公司是世界前三巨头中唯一没有自研芯片的企业,不排除未来其他企业通过技术竞争将小米拉下神坛的可能。 可以说这样的小米,其实力和地位还没有真正走到全球第二。那么未来,公司能一直稳坐这一位置吗? “薄利多销”可能不管用了 Canalys调查报告指出,小米手机与三星和苹果相比,售价分别便宜40%和75%。而这意味着小米盈利空间并不大。数据显示,小米近年来整体毛利率持续上升,2020年达到最高点14.95%,2021年二季度手机业务毛利率微升至11.80%,而这还远不及苹果、三星前两年产品利润。据Techlnsights等机构测算,2017年上市的iPhone X毛利率约为64%;2018年上市的三星S9+毛利率约为58%。 不容乐观的是,通过薄利来多销的策略未来作用可能越来越小。小米出货量一路上升尤其是海外市场突飞猛进,离不开吞食华为让出的市场份额。随着空出的市场逐渐被填满,小米利润增长显然难以再通过销售规模扩张来实现。 与三星、苹果,差了一个华为 量上难做文章,技术就成了小米巩固地位的关键。显然,小米需要成为下一个“华为”,才能与三星、苹果分庭抗礼,而小米与华为,差距十分悬殊。 首先在整体研发投入上,小米就差华为一大截。 财报透露,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近十年累计投入超6000亿元,即使在被美国制裁后也依然没有打破惯例。2018-2020年,华为研发费用分别为1015.09亿元、1316.59亿元、1418.93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14.10%、15.30%、15.90%,到2020年,华为研发人员达10.5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53.4%。 而小米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58亿元、75亿元、93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32%、3.64%、3.70%。 其次在芯片这一核心技术上,小米更是相形见绌。 截至2019年,华为海思已推出16款芯片,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上半年,海思营收增幅高达49%,一度冲入全球半导体前十,只可惜9月中旬后被迫停产,所以这一排名没有保持。 而小米2017年推出自研芯片“滂湃S1”后便再无动静。今年3月,澎湃C1登场,结果只是影像芯片。直到现在,小米仍不得不依赖高通,向其支付高昂的专利费。 不过雷军表示:“请放心,这计划还在继续。有新进展我会告诉你们的。” 未来,小米真的能形成华为一样的芯片自研能力,“断奶”高通吗? 芯片自研,小米可以吗? 芯片研发,主要拼的是金钱和时间。 小米的确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公司启动了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通过分配股权来近两年增加研发人员积极性。公司研发费用以每年30%的复合增长率提升,2021年研发费用预计仍将增加30%-40%,数额达130亿-140亿左右。 在这之中有多少用于芯片研发?小米财报中没有讲明。但雷军曾在2017年澎湃S1的发布会上表示手机芯片行业10亿起步,算是隐晦透露了其成本,即小米2014年着手到2017年推出第一款产品,平均每年芯片投入额约为3亿元出头。2017年,小米总研发费用为31.51亿元,可粗略计算当年芯片投入占比约为10%。若按这一比例,小米2021年芯片研发额约达13亿元-14亿元。 对标华为,小米的量级显然远远不够。有接近华为的人士曾表示,公司近年芯片研发约占总研发投入的40%,2008-2017年间共花费1600亿元,平均每年花费177.78亿元。 这就意味着要弥补这一差距,小米每年还得加码超100亿元。而在2018年小米6X的发布会上,雷军曾承诺,公司的硬件综合净利润永远不会超过5%。开源端不给力,小米恐怕要从原有储备资金来“扣”,或者加杠杆借债。 这样的日子,小米要坚持多久呢? 从2004年海思成立,到2009年第一款手机芯片K3出炉,华为用了5年,看起来耗时不多,但严格来说,华为从1991年就开始挖人投钱着手研发。所以从0到1,华为其实花了18年。而K3由于性能差、发热大,最终也没能激起水花,直到华为2014年推出麒麟910,才算是真正踏出第一步。整体时间线超20年。 即使掐头去尾,只算从海思成立到麒麟910出世也要十年,不知小米600多亿元的资金储备能不能扛下来? 事实上,最让人担心的是小米的经营风格。华为在技术上的坚持有目共睹,而小米更偏向于把公司规模做大,在收购与主业相关的公司之外,还投资了老虎证券、御家汇等金融、美容这类毫无关联的公司,而这样会分散精力。 总体而言,小米无疑是个优秀的公司,华为倒下后,其背负了国内手机产业崛起的最大希望,因此才会受到最严格的挑剔。小米决心研发芯片是其崛起的良好开端,很难,但不是毫无机会,如果雷总能收收心的话。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目前的技术实力能够避免其被美国打压,重蹈华为的覆辙,也是一件好事,公司在出成果前将有更多的喘息时机蛰伏。 (文章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文章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