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无创亲子鉴定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有关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对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就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提升均等化水平,让各地享有的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实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欧晓理: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合理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在“十四五”规划之前,我们用了三个五年规划,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在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持续推进均等化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首次将覆盖面更广、服务内容更丰富、需求层次更高的非基本公共服务也纳入规划,提出普惠性发展方向,推动养老托育、普惠性幼儿园等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为了适应公共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的需要,《规划》还将能够与公共服务密切配合、有序衔接的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同步纳入规划范围,培育供给主体、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今后公共服务进一步发展提升的蓄水池。 根据上述考虑,《规划》将整个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基本与非基本进行分类,以政府在服务供给上的不同权责作为逻辑主线,系统谋划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和文体服务保障九个领域的基本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设计了22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有7项,预期性指标有15项。总的来说,“十四五”时期,对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就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动提升均等化水平,让各地享有的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对于非基本公共服务,要积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参与,围绕托育、学前教育、县域普通高中、养老、医疗、住房等6大领域,快速增加人民群众负担得起的普惠性服务供给,供需矛盾明显缓解。对于生活服务,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品牌化标准化建设,高品质多样化的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既促进消费、满足群众需求,又为今后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蓄势储能。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规划》各项任务举措贯彻落实工作,做到任务有实招、工作有实效、群众有实感。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一起来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珊珊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