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原标题:又一家央企总部搬离北京!) 又一家央企总部搬离北京。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25日在深圳发布消息称,该公司总部正式从北京迁至深圳,将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 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截至2020年底,中国电子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18余万员工,全年营业收入2479.2亿元。 来自中国电子的消息显示,总部迁至深圳是中国电子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构筑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实际行动。下一步,中国电子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之间强强联手,以高质量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重点,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促进央地产业协同发展。 当天,中国电子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 央企总部搬迁,背后考量几何? 据新华社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因工业基础强、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好,成为“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要承载地,一重、一汽、鞍钢、哈电等重工业巨头因此扎根东北。还有一部分企业,比如东风汽车,曾因“三线”建设等原因将总部设在中西部中小城市,但后来因市场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将总部搬迁到了较大的城市。 改革开放大潮中,不少央企应运而生。比如,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等部委被撤销,在煤、油、核三部基础上分别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等能源企业,这些企业的总部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北京。大量央企总部的存在,让北京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 时过境迁,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过多资源集中一城一地,催生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加重了城市运行的负担。近年来,中央对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出了明确要求。 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跑”,央企总部“坚守”在北京的必要性下降,而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资源、贴近产业链上下游,更有利于做强做优做大。 由此可见,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加速市场化改革的双重考量下,央企总部调整可谓大势所趋。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不是要限制北京的发展,而是立足“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离开的,自然就会有新来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精尖”经济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新京报 编辑:余嘉欣 邮箱:fnweb@126.com 南京刑事律师 https://www.dqlawyer.com/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