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胎儿亲子鉴定医院 说起黄埔军校,众人皆知它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著名军事学校。其中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不乏名将。然而并非从这里毕业的人都能在史书上留下美名,得到歌颂。而赵希仲就是其中一个潦倒失败的人,可谓是十分地落魄惨淡。 于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的赵希仲是西安生人。他与名将张灵甫,肖克等赫赫有名的将领是同一期的毕业生。赵希仲在军校中学习之时就已经加入了国民党军队。 由于战功卓著,并且有参加北伐战争的战斗经历,他一毕业就被国民党上层分配到了北伐革命军队的总司令部军需处做见习军官了。可谓是一朝春风得意,无限风光,前途似海。 但思想变动与发展是普遍的,共产党的思想具有高度先进性与纯洁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照进了这个年轻人的心中。同一年的五月份左右,他勇敢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去,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然而古人早有言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这句话也印证了赵希仲的人生。后来,他的境遇出乎人意料。大革命惨遭破灭,他放弃了革命的理想与追求,转身回到了老家陕西偏安一隅,然而没过多久,就受到了叛变的出卖,并遭逮捕,假如他坚持下去,成为开国元帅也不成问题吧。 所以,在遭到国民党军,也就是昔日同袍的逮捕之后,他有没有叛变我党呢?答案是无疑的。此人出狱之后,费尽口舌为自己辩证清白,绝无叛党小人之行径。可结果呢?其实,他被捕后马上就加入到国民党的队伍中了,根本没有忠于党。 读至此处,想必诸君已然对此人嗤笑数声,连连摇头了。一个说自己遭受酷刑也忠于党的人,实际上是个抛弃信仰之徒。毕竟有黄埔军校毕业生的名头在,因此虽然有投敌叛党的前科,我军最终还是任命他做军事教员。 至于他回到党内的原因,是在1935年,红25军遭遇杨虎城军。赵希仲率军起义,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他在红军大学里连连升职,颇得看重。 抗日战争爆发,国家危重。赵希仲身为位高权重的新四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如果能守住恒心革命到底,即使不幸战死,亦算得上革命英雄人物了。然而这一次,他再次退缩了。皖南事变里,赵希仲不幸被国民党军俘虏,他选择了投降国军,又一次成为国民党军官。 在战俘营里,他被派去说服新四军战俘。虽然有着军事教官的职位,他终究无法面对曾经的战场袍泽,最后下定决心逃跑。本想在义乌这座小城里隐姓埋名地过一辈子,当个默默无闻的食品店店员,可天不遂人愿,日军逮捕了他。 乱世艰辛,烽火连天,他刚被日本人放出去,就又遭到中统的怀疑,被当作共产党抓捕入狱。后来飘零辗转,他一直零落在外,便如飘萍浮叶,难有定居。直到1949年建国,他才回到了那生他养他的陕西土地上。 幸运的是,赵希仲有一个老战友,名叫赵伯平,两人交情不浅。赵伯平当时担任他老家的市委书记,这就给了赵希仲一个机会。在好友赵伯平的帮助下,没人知道他的投敌经历,他的不光彩历史被人为地隐瞒了。 赵希仲进入人民革命大学,进行自我深造。之后在1951年,他成为了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公司的副经理。自此,赵希仲以为他的人生有了稳定的发展期,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过往的历史不会给他从容做人的机会,他的一生进入了无法顺利抵达目的地的循环之中。 后来组织发现了他曾经投敌叛变的不争事实,他的一切职务被撤掉。从此,赵希仲变得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畏惧,他被自己的良心所折磨。1968年的某日,那是一个夏风习习的晚上,赵希仲投河自尽,结束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一生岁月。 总结:信仰是魂,不可改变。赵希仲不算平凡的一生里,最大的错误就是对革命信仰的反复背叛。背叛革命,是心志的软弱,也是酿成他一生悲剧的最大原因。假如他选择忠于中国共产党,那么即使他战败于战场,也是我们伟大的革命烈士,但是选择错了,这一生毕竟没有重选的机会。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