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男子四处偷窃内衣裤,最终导致犯罪,原来是恋物癖

2021-12-07|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扬州泛水镇某片居住区多次丢失贴身衣物,起初以为是被风刮走或者被野猫叼走的,随着丢失的贴身衣物越来越多......
750室内空间设计-泉州商场专卖店铺设计-货架货柜展柜展示架定制-套房别墅自建房装修设计

扬州泛水镇某片居住区多次丢失贴身衣物,起初以为是被风刮走或者被野猫叼走的,随着丢失的贴身衣物越来越多,村民们发现丢失的都是女性内衣,就到当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很快锁定并控制了嫌疑犯顾某,令人惊奇的是,在顾某中搜出女性内衣、内裤、丝袜等多达200多件。顾某表示一看到性感的女性贴身用品,就很兴奋,控制不住自己把它偷回家,然后时不时看一看、闻一闻,这其实是恋物癖的典型表现。

恋物癖的“物”多具有浓厚的性色彩,想要获得“物”,需要通过隐秘的手段或盗窃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社会道德标准和习俗,慢慢形成犯罪心理,最终导致犯罪。

恋物癖不是犯罪的理由

很多恋物癖患者对着异性不会产生性兴趣,甚至异性的性器官对他们也没有任何性刺激,但他们就是对异性的贴身用品很“着迷”,异性内衣裤等物件就可以满足他们的性需求。恋物癖的“物”多为内衣、内裤、丝袜、头巾、手套等,但也有些患者恋的“物”的异性的头发、手指、臀部等身体部位,他们为了得到“物”而不折手段,例如偷窃、抢劫、猥亵等。

恋物癖多起病于青少年性成熟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患者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排斥,不积极治疗,导致病情愈发严重。

现在很多二手交易平台,有些女性卖家会收到这样的信息——“请问有旧的内衣、内裤卖吗,最好是穿过之后没有清洗的”。这其实就是恋物癖患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获取喜爱的物品,通过网络交易,不用担心暴露。

性心理的异常发育可能引起恋物癖

恋物癖的形成很复杂,在生物学上可能与颞叶病变有关,但更多专家认为这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多数恋物癖患者性格内向、多疑、孤僻,他们不会跟普通人一样交流,而是通过非正常发泄手段来自我调节,当他们在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受到挫折或受到异性的吸引,但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以某种物体或人体的某部分作为象征物代替异性性对象,这些物品在今后很可能成为性满足的关键。

儿童时期遭遇与性相关的心理应激,会导致性心理发育受阻,例如看到父母亲密行为、被猥亵、接触色情图片或视频等。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广,信息不加过滤,导致青少年性心理成熟度较高,很容易形成恋物癖等心理疾病。

防治恋物癖,降低犯罪率

恋物癖以心理治疗为主。告知患者恋物癖的危害,指出其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让患者正确认识性心理的发育过程。厌恶刺激法可以让患者减弱恋物行为,通过特定的训练帮助患者唤起自然的性反应。

恋物癖的治疗比较困难,所以家长要提前预防,特别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3岁以后,不要和孩子同睡,不要在孩子面前换衣物。传递正确的两性知识,合理引导孩子的性心理发展。恋物癖在儿童时期的预防效果较佳,千万不要等到难以纠正后才后悔。

专家介绍:徐庆瑞枣庄市立医院肿瘤治疗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昭德心理原创,禁止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酷奇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酷奇网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