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三峡水库突现“巨型水怪”,专家打捞上岸后,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2021-10-31|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生活中一些离奇事件的发生,或者一些未知生物的发现,总是能引起人们最大的好奇心。三......
G吧交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生活中一些离奇事件的发生,或者一些未知生物的发现,总是能引起人们最大的好奇心。三峡水库曾经被曝出存在“巨型水怪”,随着“水怪”视频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这件事很快引起了全网轰动。人们纷纷对“水怪”的真实身份进行猜测,“水怪”事件也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水怪”被打捞上来之后,结果却让人震惊又失望。

今天,知识局就带大家了解,打捞上来的水怪到底长什么样子?为什么人们会对它如此失望?

传说中的水怪“真身”

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水怪”的传说,有些“水怪”只是出现在志怪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中,并没有证据能够证实其真实存在,而有些“水怪”,则是真实存在且被人发现过的未知生物。

人们对海洋的探索远不够深入,对于海洋生物的了解也并不全面,很多科学家一致认为,在海洋深处,存在着许多未知生物,甚至可能包括自恐龙时代存活下来的蛇颈龙等。对于人类来说,未知就代表着神秘,人们对神秘事物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幻想,比如“水怪”在人类的幻想中,有着千奇百怪的形态,比如龙、海蛇、多触角的巨型兽等。

那么那些真实存在,并被人发现过的“水怪”,都有着怎样的“真身”呢?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秘生物?世界各地都有不少水怪传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尼斯湖水怪,中国长白山的天池水怪。

尼斯湖水怪最早的传说出现在1500多年前,据说最早的目击者是一位神职人员,名字叫圣哥伦布。自此之后,尼斯湖水怪开始出现在苏格兰的传说之中,被人们当作故事中的杜撰生物。然而,1933年尼斯湖附近开始兴建公路,周边人类出现频率提升,宣称亲眼看到水怪的人也开始增多。

在“目击者”的描述中,尼斯湖水怪的形象也并不统一,有人说水怪有大象的长鼻子,有人说水怪的头和脖子像蛇一样,也有人说水怪有两个巨大的背部,总之,人们说法不一,根据这些描述并不能确定水怪的形象和物种。科学家们也多次对尼斯湖进行探测,但是并无任何收获。因此,专家们一直对尼斯湖水怪的真实性有所质疑。

直到2007年,一男子拍下了一则尼斯湖水怪的视频,视频中有一全身乌黑,长达45英尺,即14米左右的巨型生物在快速游动。拍摄者认为这个生物有蛇的特征,但是体型巨大,游速飞快。海洋专家对视频进行了分析,但仅通过视频并不能确定该生物物种。

后来,有人在尼斯湖发现了一具动物骸骨,专家研究后确定这是蛇颈龙骨架,存在的时间已经有一亿五千万年之久。但是这只能证明蛇颈龙曾经在此栖息,并不能证明现在仍然有存活的蛇颈龙,即便很多人认为尼斯湖水怪很可能就是蛇颈龙,但是专家们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依然对水怪的真实性保留质疑。

尼斯湖水怪的“真身”至今无法确定,但是中国的一些“水怪”却被人揭开了神秘面纱。上世纪60年代的湖北省,有很多目击者称在双潭湖见到了“湖怪”,一时间引来了无数的观光者。几十年后,有人拍到了清晰的照片,双潭湖“湖怪”的身份也被确定下来,原来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鳖。

中国长白山出现过的“天池水怪”,从1980年开始就引发了人们无数的关注和猜测,多年以来也有无数人拍下了天池水怪的照片,天池水怪在人们的口中体型巨大,有时候像鱼,有时候像恐龙,有时候像水牛。由于无法近距离接触水怪,专家们只能通过影像观察分析,最终认为,天池水怪很有可能是从日本海游过来的“翻车鱼”。

三峡水怪的原型

“水怪”刚被发现的时候,都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和猜测,但是随着神秘面纱被揭下,人们对“水怪”的兴趣也就逐渐消失了。天池水怪现在已经不够神秘,但是三峡水库“巨型水怪”的出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神秘“水怪”的兴趣,对“水怪”的真实身份,人们也进行了种种分析猜测。

要猜测一个生物的物种,首先要了解其生活的环境。这只“水怪”出现在三峡水库,三峡水库是我国非常伟大的一项工程,这个人工水库总面积达到了1084平方千米,从湖北到重庆,跨越了21个县市、1711个村庄,水库水位高达175米,自建成后,一直为人们的发电、供水、航运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工程师们在设计、建造一项工程的时候,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而不单单只是设计出一个“建筑”。在建造大坝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储水量、灾害防护等问题,还需要充分考虑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越是神秘,越是能够引发人们的兴趣,人们纷纷猜测起了三峡“水怪”的真实身份,甚至有的专家也对“水怪”进行了猜测和分析。很多人认为这个“水怪”可能是“水蛇”,但是这个猜测很快被推翻,三峡水库的环境和热带不同,不太可能出现体型如此庞大的水蛇。

除了水蛇,更多的人猜测“水怪”是一种巨型鱼类,但是这个结论显然也不成立。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水怪”一直漂浮在水面随水飘动,并没有像鱼类一样快速游动,而鱼类通常也不会长时间漂浮在水面。常见的水生物一一被排除,人们对这个神秘的“水怪”更加好奇,专家们也已经成立小组,准备将“水怪”打捞上来进行研究。

工作人员做好了充足准备,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水怪”打捞了上来,然而,“水怪”的真面却让所有人大失所望。原来,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生物”,只是一块废弃的橡皮气囊。漂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气囊,随着水流的冲击不断前进,从远处望过去,就像是随水漂流的不明生物,这才引起了一场巨大的误会。

真实的水中“大鱼”

三峡大坝建立在长江流域,自然形成的长江中肯定有水下生物的存在。因此,当初三峡大坝的建造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很多人认为在江中进行大型工程建设,肯定会对水下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三峡大坝的建造证明了这样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

工程师们在设计、建造一项工程的时候,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而不单单只是设计出一个“建筑”。在建造大坝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储水量、灾害防护等问题,还需要充分考虑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鱼类并不会一直待在同一片流域,每年会在固定的季节洄游产卵,而三峡大坝设计了专用鱼道,在将洄游的鱼引到固定区域之后,采用升降装置将它们送到上游,帮助它们完成回游。除此之外,三峡集团还设立了长江干流水生动物保护区,以及长江鱼类增殖放流站。因此,我们不需要对工程师的专业能力产生业余的质疑。

长江作为世界水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库,在其中生活的水生生物多达4300种,虽然“水怪”并不存在,但是长江中也有一些真实存在的“大鱼”,比如中华鲟。中华鲟是长江中最大的鱼,也因此被称作“长江鱼王”。

中华鲟的常见体型为1.3米左右,体重50-300千克不等,而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的中华鲟,长达5米,体重600千克。中华鲟不止体型庞大,物种也十分珍贵,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长江中除了中华鲟之外,还有很多珍稀鱼类,三峡集团非常注重这些珍稀鱼类的保护,为此开展过很多研究和宣传工作。

自1984年以来,三峡集团一直坚持进行放生活动,从未间断,至今已经进行62次放生,累计放生中华鲟超过503万尾,放生中华鲟鱼苗28000尾。为保证中华鲟的可持续繁衍,三峡集团经过多年技术研究,建立起了一整套中华鲟保护体系,包括亲鱼培育、催产繁殖、梯队建设等完整生命周期。

三峡集团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在长江各个河段设立了多个鱼群监测点,保证水中生物正常的繁殖数量和生存质量。与三峡大坝这项伟大的工程相比,反而是人类对长江造成的生态污染,更加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三峡集团也一直专注于长江水污染的治理,针对各项污染源提出了治理方案,改善城镇污水处理,保障整体水环境质量。

结语:

水环境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保护水生生物,也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人类应该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积极主动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影响着所有生物的生存,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命的可持续繁衍。

本期的视频就到此结束了,欢迎新老朋友们,在评论区积极留言探讨,留下你独特的见解。如果觉得本期还不错的朋友,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酷奇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酷奇网 X1.0